详细内容
LED景观照明作为主流形式,2024年市场规模达403亿元,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商业地产及旅游景区,代表企业包括利亚德、勤上股份等。设计规范方面,《东莞市夜景照明设计指引》提出分区亮度控制及光色管理标准,鼓励采用智能调光技术实现按需照明。发展趋势聚焦节能降耗与智能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及动态调色,推动“照明+文旅”模式应用。
在应用场景方面,景观灯广泛用于城市广场、公园、商业街区、住宅小区及旅游景区。例如,在城市广场中,景观灯常与喷泉、雕塑结合,形成夜间视觉焦点;在公园步道两侧,低矮的庭院灯可提供柔和照明,同时避免眩光干扰行人;在商业街区,装饰性景观灯通过造型设计吸引顾客,提升商业氛围。
行业标准方面,景观灯需符合GB 7000系列灯具安全规范及IP防护等级要求。IP65及以上等级的灯具可适应户外恶劣环境,防尘防水性能更优。此外,景观灯的色温选择也需考虑场景需求,暖白色(2700K-3500K)适合营造温馨氛围,中性白色(4000K-4500K)适用于通用照明,冷白色(5000K-6500K)则适用于需要清晰视觉的场景。
作为城市整体照明部分的景观照明项目其既要体现所处的局部区域的特色又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每个小区或节点的照明既应体现出各自的特点还应与区域景观风格及形式协调。因此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模式来确定其定位与风格,既能保证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统一又应具备的前瞻性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